標籤

中國 (34) 香港 (33) 深圳 (26) 日本 (19) 曼谷 (17) 法國 (16) 東京 (14) 意大利 (8) 拍拖 (8) 英國 (8) 街市 (8) 飲食 (8) 名物 (7) 汕尾 (6) 行山 (6) 西貢 (6) 駕駛經驗 (6) 倫敦 (5) 台中 (5) 台北 (5) 廢墟 (5) 西班牙 (5) 墾丁 (4) 奧地利 (4) 杭州 (4) 瑞士 (4) 高雄 (4) 上高地 (3) 巴黎 (3) 廣州 (3) 德國 (3) 上海 (2) 乘鞍 (2) 京都 (2) 台灣 (2) 大嶼山 (2) 大帽山 (2) 廣東 (2) 捷克 (2) 旅行 (2) 日本手信 (2) 歐洲 (2) 珠海 (2) 粉嶺 (2) 糧船灣 (2) 長崎 (2) 雞公嶺 (2) 馬鞍山 (2) 三枝香 (1) 下關 (1) 伏見 (1) 佐賀 (1) 內地消費 (1) 劍橋 (1) 博多 (1) 台場 (1) 吉澳 (1) 單車 (1) 坎特伯雷 (1) 坳背灣村 (1) 塔門 (1) 大刀屻 (1) 大津 (1) 奈良 (1) 宜蘭 (1) 小倉 (1) 尖鼻咀 (1) 山尾 (1) 布來頓,七姐妹巖,萊伊 (Rye) (1) 愉景灣 (1) 摩納哥 (1) 撿豬灣 (1) 新界 (1) 松本 (1) 欣澳 (1) 江南 (1) 沙頭角 (1) 浪茄 (1) 澳門 (1) 烏蛟騰 (1) 牛津 (1) 甕缸群島 (1) 疊平 (1) 白川鄉 (1) 石澳 (1) 破邊洲 (1) 神戶 (1) 穗高岳 (1) 紅石門 (1) 紅花山 (1) 繼園街 (1) 續牌 (1) 美山町 (1) 美食 (1) 自駕 (1) 船灣 (1) 船灣淡水湖 (1) 花蓮 (1) 草山 (1) 荔枝窩 (1) 萬宜水庫東壩 (1) 落馬洲 (1) 蓮麻坑 (1) 蘇州 (1) 行橋 (1) 西湖 (1) 迷椏走廊 (1) 針山 (1) 錢湯 (1) 鎖羅盤 (1) 長洲 (1) 門司港 (1) 飛驒 (1) 飛驒鍾乳洞 (1) 養生 (1) 驗車 (1) 高山市 (1) 鴨洲 (1) 鹽田梓 (1) 麻雀嶺 (1)

《汕尾市.海城鎮旅行》

 今次目的地係海豐縣城東鎮。

首先由深圳坐包車向東面出發,
到達霞涌服務區可以落車休息一下,
先到茶樓飲茶,之後再渣到去金山名城拜見阿爺
之後再到伯爵酒店吃晚飯,
然後在伯爵酒店休息,
第二日在伯爵酒店飲茶,
然後坐包車再到霞涌服務區
然後回到深圳返港。

手信方面,我收到花生,魚蛋,餃子,豬肉乾等手信,唔知味道如何。



2日所食的海豐菜其實即是鶴佬人的菜系,
主要經典的菜式據我這幾日的觀察有以下幾款,大部份都是我喜愛的食物。
1. 小米(薯粉餃):用蕃薯粉、五花肉、大地魚粉、鹽、糖、等配料製作而成的餃子
2. 扁食(雲吞)
3. 枸杞豬雜湯
4. 菜包粿
5. 菜茶
6. 擂咸茶
7. 馬餃魚丸
8. 三角艾粿:即係三角芋頭餃,幾好食
9. 潮州粉果
10. 其他海鮮:勁大隻蝦同蟹
11. 炒飯:有落魷魚比較有咬口



最好食的菜包果。


普遍城鎮的菜都比較翠綠好食,酸菜魚我則覺得一般,魚肉切得不夠薄,辣度層次不太夠。


呢種魚既魚肉都幾彈牙。


蟹的味道還可以的。


凍蝦仁之類,我沒有膽試。記得很久以前見到薄殼與田螺我都沒有吃。





《九龍城拍拖節目》


1. 去九龍城泊係城南道

2. 行去九龍城寨公園參觀

3. 去九龍城廣場散步聽中樂

4. 出黎已天黑就去聯發茶餐廳食蔥花滑蛋飯

5. 食完九龍城街道周圍散步

6. 見到城南道檸檬餐廳門口有貓

7. 之後泊去獅子石道,然後行去對面足苑按摩

8. 等左半個鐘終於可以按,但要分開坐

9. 之後按完上車極速渣返天水圍

10. 1145到達天水圍

《銅鑼灣拍拖》



希慎興業(0014)及華懋合組財團,上月以高於估值約15%、即約197.78億元高價奪得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以項目最高可建樓面面積107.6萬平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8,374元。地政總署今日(16日)公布其餘落選投標者的投標金額。第二高的財團出價為133.31億元,較中標價低64.47億元或32.6%。


新世界(017)最近向土地審裁處提出,就銅鑼灣波斯富街54至76號、利園山道5至27號快樂大廈等多個地段舊樓申請強拍,整個項目佔地約19,831方呎,市場估值約45.05億,屬強拍金額歷來最大宗。

姜濤《鏡中鏡》mv在銅鑼灣加路連大廈取景。

希雲街有許多小店cafe,沒有太多人排隊的小區自成一角。

《筲箕灣拍拖》

這日去到筲箕灣拍拖,發現鯉魚門街市關閉,感覺像一個廢墟,回到家裡搜索才知道這座有45年歷史的街市因租置率低下而關閉,至今仍未決定有甚麼用途。

另外去了鯉景道,看見正在興建分區圖書館及安老院舍,本應於2022年底完工,但延至2021年初才動,最新預計2024年落成。另一面1966年建成的義德大廈強拍後重建為傲華,房協亦重建明華大廈。

看了這些資訊,忽然對於政府如何決定一個地方是否興建街市感到興趣。

原來規劃署以往規定「每55至65戶家庭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0 000人設有約40至45個檔」,但2009年有關條文被改為「應按個別情況考慮是否闢建新公眾街市,以確保妥善運用公共資源。當局除了應考慮該區人口外,也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包括人口組合、社區需要、附近公營及私營街市設施的供應、新鮮糧食零售店的數目,以及區內市民對於保留小販區的意願等」。

本港公眾街市的空置率達到13%,元朗區更達30%,地區居民亦建議改劃街市作其他用途,例如葵芳居民促政府將榮芳街街市改建為綜合服務設施大樓,旺角舊街市丟空8年後區議員亦建議改做牙科設施。

圖書館方面,造價高達6.7億元的西灣河鯉景道圖書館及安老院舍綜合大樓,現時正在動工中,最快2024年啟用後將成為港島最新最大的分區圖書館。

馬鞍山第103區綜合設施大樓將設立新書中心,地盤位於鞍祿街與馬錦街交界處,佔地約7443平方米。大樓將設體育館、室內游泳池、社區會堂、民政事務處分處和收費公眾停車場等設施。政府計劃為工程開展施工前期工序,涉款7430萬元。如撥款申請在本立法年度內獲財務委員會批准,計劃於2020年第四季展開施工前期工序,預計於2023年第四季完成。

至於上環新政府大樓將不會設置圖書館,元朗YOHO Midtown旁則擬建體育館同設圖書館。

政府曾經有文件比較國際圖書館,香港圖書館資料周轉率在各城市中最高,每名登記讀書平均計算的成本最低,當時顧問提議將分區圖書館與人口比例由1比20萬降至1比15萬,再增加樓面面積。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訂明在每個分區內各設一間分區圖書館;而每二十萬人應設一間分區圖書館。


總結,規劃準則對於街市及圖書館的定義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