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 (35) 中國 (34) 深圳 (26) 日本 (19) 曼谷 (17) 法國 (16) 東京 (14) 意大利 (8) 拍拖 (8) 英國 (8) 街市 (8) 飲食 (8) 名物 (7) 汕尾 (6) 行山 (6) 西貢 (6) 駕駛經驗 (6) 倫敦 (5) 台中 (5) 台北 (5) 廢墟 (5) 西班牙 (5) 墾丁 (4) 奧地利 (4) 杭州 (4) 瑞士 (4) 高雄 (4) 上高地 (3) 巴黎 (3) 廣州 (3) 德國 (3) 上海 (2) 乘鞍 (2) 京都 (2) 台灣 (2) 大嶼山 (2) 大帽山 (2) 廣東 (2) 捷克 (2) 旅行 (2) 日本手信 (2) 歐洲 (2) 珠海 (2) 粉嶺 (2) 糧船灣 (2) 長崎 (2) 雞公嶺 (2) 馬鞍山 (2) 三枝香 (1) 下關 (1) 伏見 (1) 佐賀 (1) 內地消費 (1) 劍橋 (1) 博多 (1) 台場 (1) 吉澳 (1) 單車 (1) 坎特伯雷 (1) 坳背灣村 (1) 塔門 (1) 大刀屻 (1) 大津 (1) 奈良 (1) 宜蘭 (1) 小倉 (1) 尖鼻咀 (1) 山尾 (1) 布來頓,七姐妹巖,萊伊 (Rye) (1) 愉景灣 (1) 摩納哥 (1) 撿豬灣 (1) 新界 (1) 松本 (1) 欣澳 (1) 江南 (1) 沙頭角 (1) 浪茄 (1) 澳門 (1) 烏蛟騰 (1) 牛津 (1) 甕缸群島 (1) 疊平 (1) 白川鄉 (1) 石澳 (1) 破邊洲 (1) 神戶 (1) 穗高岳 (1) 紅石門 (1) 紅花山 (1) 繼園街 (1) 續牌 (1) 美山町 (1) 美食 (1) 自駕 (1) 船灣 (1) 船灣淡水湖 (1) 花蓮 (1) 草山 (1) 荔枝窩 (1) 萬宜水庫東壩 (1) 落馬洲 (1) 蓮麻坑 (1) 蘇州 (1) 行橋 (1) 西湖 (1) 迷椏走廊 (1) 針山 (1) 錢湯 (1) 鎖羅盤 (1) 長洲 (1) 門司港 (1) 飛驒 (1) 飛驒鍾乳洞 (1) 養生 (1) 驗車 (1) 高山市 (1) 鴨洲 (1) 鹽田梓 (1) 麻雀嶺 (1)

《不一樣的路線:由火炭行牛湖托上草山針山》

 行足7小時23分的山路,14公里的路程,這次的目的地是草山和針山。

首先在火炭火車站D出口,行去工業區然後到達駿洋邨,據說設計師因應地區環境,把藝術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格子風格融入至駿洋邨設計當中。駿洋邨的樓宇名幾特別,逸爾山時湖,即係一二三四五,哈哈。


仔細一睇,原來火炭的街名好多都與九肚山的舊村名一樣,例如山尾街,黃竹洋街,長瀝尾街,河瀝背街,桂地街,坳背灣街都係舊村名。當中坳背灣街1號就係中州的新樓盤項目,背邊就是旭禾苑,係一座單幢式的居屋。

跟住我行到上去駿洋邨後面的桂地新村46號,搵唔到條上山的樓梯,見到有條樓梯係落山,於是我地行落去搵到一條入村的路,行一段小路會見到一條橋,條橋下面又有路,唔知點解要起條橋,可能之前下面係冇石屎路。

再行就會入村,途中有一間藍屋有4-5隻狗不停吠,但基本上係鎖住,所以冇衝出黎,都幾安全,係嘈左少少。


再繼續行就會上山,路段亦都開始冇咁明顯,我地都係跟住地圖同埋絲帶的指示。行行下就會入左密林,前面的山友係咁話冇路,搵唔到路,但我地去到又見到有路,之後行多陣佢地就消失左,而我地就繼續進入密林探險。

呢段最奇怪的地方係會進入竹林,但竹林的高度係極矮,所以要彎低身先可以過到,究竟係咪牛開出來的路呢?定係當時的村民身高太矮,所以開條咁既路出黎呢?不過又覺得幾好玩幾刺激,上網睇有人命名為「竹林迷徑」。

我地路線係向搖斗坪前行,然後轉上禾上墩去牛湖托。呢段路比較模糊,所以都係見絲帶就轉,有時候見到幾條絲帶就是旦揀一條。幸運地我地冇行回頭路,即係冇行錯,不斷見路就行就可以的。

行山路途中會見到山尾村同坳背灣村的舊街牌,因為村莊已經荒廢,所以原來路牌的位置已經雜草叢生,我地冇行入去睇廢校廢村,繼續前進。



行到去牛湖托位置會比較開揚,牛湖托有幾條分岔路,但似乎都係向草山方向,冇咩雜草,都幾好行,但係行完出左大路行多一陣之後就發現山路係行去大埔滘方向,我睇地圖發生偏離左,於是行返轉頭一小段路搵下上山入口,但又見唔到邊度有山路入口係向草山方向,只係見到一幅斜坡。


望左一陣發現幅斜坡有少少人行過的痕跡,我諗應該係山路,頭先冇為意呢度係山路的入口,於是我地慢慢爬上去,坡度都幾斜,如果一口氣衝上去應該都可以應付,最緊要就係唔好驚。事後我發覺應該係我地行過龍,其實係要由呢條路上草山。




呢條唔係比較多人行的上電塔路段,好處係比較短,冇經過水澗,困難處係要上一段斜坡仔,真係幾斜,但景色就好靚,比較開揚,唔洗行密林,望到對面399米的狗肚山。

上左段斜坡之後山路就非常明顯,不停向前上就可以,基本上冇咩難度,好快就會到達647米的草山,所以先前的斜坡係全程比較高難度的路段。上到草山休息一陣之後就沿著麥理浩徑行去針山,途中經過電塔,本來我地應該係呢個位上去草山的,但行錯路都幾開心,搵到條新路,特別的經歷。





上針山我覺得由草山行過去會比較好行,因為城門水塘上針山的路已經爛得好厲害,而且多碎石,反而草山行去針山那段路比較完整,碎石少,梯級之間的距離亦都冇咁大。雖然針山可以望到城門水塘,葵涌荃灣,汀九橋,昂船洲大橋,但我我覺得草山的景色會比較好睇,一方面有一大塊草地可以野餐休息,另一方面可以望到馬鞍山,沙田,大埔的景色,270度景色,遠望更加可以睇到赤門海峽,轉頭亦可以睇到針山等群山並列的氣勢,再加上我地由草山去針山係由東至西咁行,所以可以睇埋日落,如果火炭沙田落山應該未必有日落睇。






落到山就天黑,我地直接落去安蔭就搭的士返屋企。

《石澳的豪宅?行龍脊》

早排1月中行龍脊,完全冇任何難度的山徑,好行,而且望到石澳泳灘,還有石澳半島外的兩個小島五分洲和大頭洲,風景好好,原來山頂叫打爛埕頂山,個名幾得意。山頂望落去會見到兩座比較明顯的樓房,黃色我對照網上資料,估計可能係馬化騰的屋企,而紅色可能是信和定唔知會德豐家族居住的地方。咁近望到富豪的屋企,感覺幾特別。



《半考牌路線之環船淡水湖一圈》

 一直都想環繞船灣淡水湖一個圈,今次決定試下,睇返全程,我地首先由大埔墟搭小巴去烏蛟騰,然後向九担租方向行去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船灣淡水湖係漁護署難度最高的郊遊徑,雖然唔係最長,但要上好多座山,上上落落對體力的消耗的好大,難度就唔高,但係就好長。

11時41分由烏蚊騰出發,好快就搵到入口上第一座山峰馬頭峰,我地12時22分到達295米的馬頭峰,行了大約45分鐘,開始可以望到船灣淡水湖的景色,一條筆直的長壩直削天地。原來當時興建船灣淡水湖時水位將大埔六村淹沒,1960政府決定將村民集體安置於大埔墟,所以至今在廣福道可見到一些4層高的建築物,就是當時的村民及後代所居住的地方。




繼續前進,發現一個路牌「前路極為艱辛難行,山徑陡峭,林蔭極少...」向這個路牌展開我地環湖之旅。大約1時48分到達大峒。原來不知不覺已經行了1.5小時了。遠處可以進到沙頭角鹽田港景色,另一個方向可以望到更清楚的船灣淡水湖,一座座小山頭環湖並列,天氣晴朗,唔算太熱。





之後行了15分鐘就到達觀音峒,時間是下午2點零6分。沿途我都有影低標距柱。慢慢就可以見到多少少印洲塘。印洲塘特點係好平好靜,印洲塘英文名好得意,叫Double Haven,因為被Double Island灣洲及吉澳Crooked Island包圍,所以水流唔急,好寧靜的內港。



繼續向前行會比較多上落,慢慢地勢會變得愈來愈陡峭,中間我地經過左紅石門岰的入口及石芽頭,仲記得當日行迷椏走廊挑戰失敗,唔知幾時再次挑戰。大約3點13分我地到達280米的鹿湖峒,普遍船灣的山唔會高過300米,但好多係落到好低再上返去,所以全程爬升左成1037米,對體力的要求都好高。

去到鹿湖峒之後發覺前方仲有路,於是我地唔環湖,繼續往海角方向前進,查地圖知道前面係跌死狗,覺得有d危險,冇打算行到好入,但行入d就會發覺跌死狗其實都唔係好高,太約只有295米,而且難度唔係好高,都係比個名嚇親,但景色方面就可以睇清楚曬成個印洲塘景色同埋外面島嶼,群島包圍的印洲塘湖水湛藍而山色碧綠,加上冇咩人行到黎呢邊,可以好好享受寧靜的遠足之旅。


我覺得難度方面唔算太高,但注意要有足夠補給,因為沿途係冇任何可以買水的地方,但係路線都比較明顯,冇咩分岔路,仲有絲帶指引,慢慢行基本上都輕鬆,主要係前半段比較辛苦,後半段十分輕鬆。

再行到去238米的鳳凰頭,由於時間關係我地就此回頭,因此時間已經是3點半,見到有幾個人由鳳凰頭上黎,查一查先知原來前面仲可以行多幾個山頭去埋白角山,昂莊山再去黃竹角咀摸鬼手,下次可能要早少少去先得,因為新聞見過有人在鳳凰笏頂迷路。

冇摸鬼手,我地行返去鹿湖峒,之後環湖繼續行,經過219米的鵝髻頂之後行去虎頭沙,再去125米的長牌墩,其實高度唔算好高,路都比較易行,但係就多數都係樹林路,冇咩開揚位睇外島景色,只係望到淡水湖的景色,望返之前行過的幾座山頭,發覺原來都行左好多座山。




最後我地行去溢水壩,然後會見返石屎路,之後的路途都冇咩難度,普通大壩行人路,行返出去大尾督就可以搭小巴離開,但天色已經入黑,好多蚊滋飛黎飛去,所以都係早去更好,及早離開。





總結,路途都幾有挑戰性,環湖作為一個行山目標也未嘗不可,但係後段大壩的路其實都幾悶,如果下次可能去黃竹角咀之後原路走會比較舒服,因為之後大壩的路極度漫長,而且冇咩挑戰性,景色都普通,但不少跑山人士會選擇作為挑戰體力的路段,最後我地由上午11點36分行到下午7點11分,總共行左7.5小時,距離是21.53公里,最高點只有305米。今次補給充足,行到十分自在,落到山所有野都食曬飲曬,輕裝回家。

《終於可以行上馬鞍山山頂,成就達成!!》

 一直以來都好想行一次馬鞍山山頂,因為住馬鞍山,由細到大都望住座山,但又因為吊手岩呢個名好恐怖,所以一直都冇上過去。

琴日就嘗試挑戰馬鞍山,我地由馬鞍山郊野公園的家樂徑出發,一直向上行,沿途比較多樹,難度唔係好大,但就冇咩景睇,方向係背向馬鞍山市區,天氣都唔錯。之後上一段泥路會到家樂徑盡頭,會見到一塊牌,寫住「前面小路附近曾發生致命或嚴重意外,請勿前往」,就係吊手岩的入口。



開始上山,依然係泥路,上到半路回頭望會見到馬鞍山村的平原,之後我地冇揀雁谷迷陣的方向去,而係繼續直行,上到大約400米左右,都係泥路,唔算難行,幾好行。

望上山上面會見到一大舊石頭,我都唔知係咩石。遠處會見到馬鞍山。之後會上到一塊小平地,望出去可以見到成個馬鞍山市區,排得好整齊的樓,遠處仲有船灣淡水湖同埋八仙嶺,仲有中文大學同埋後面大帽山,好開揚的吐露港景色,絕對係值得為呢個景色走一次。

行多陣仲可以見到銀湖天峰迎海方向的建築物,右手面就有一座山頂,唔知叫咩名。我估計可能係靈猿守谷都未定,都幾特別。


之後就繼續上泥路,依然唔算太難,話口未完,就開始黎料,接下來係一段好多沙石的路,而且斜度都唔小,就係我youtube睇片見到的泥石路,不過比我想像中有d唔同,現實條路好似闊少少,冇睇片咁危險,我手腳並用,都可以繼續爬上去。







但係之後就愈上愈斜,向下一望發覺極斜,於是當堂腳仔軟,我就坐在斜石山路上休息一陣,食番個包,感受下山路的高度,之後慢慢轉身挑選石頭爬上幾級,問題係突出的石頭都比較細粒,我好驚隻腳會滑左落去,所以唔係好敢去踩,之後又轉身坐低,如是者試左幾次。

記得第一次行呢種路的時候,我曾經有種想放棄的感覺,想慢慢落返去,但我發現落去難度都唔細,可以話係背水一戰,還不如努力爬上去上面平地休息,事實上呢條斜路又真係唔算好長,捱多幾次就發覺可以踩上去的石頭愈黎愈大舊。



後來終於見到有繩,條繩又唔整長d或者早少少放,曬氣,而家都上到冇咁斜的石路,唔洗用繩了。上到去又望返落去下面,發現都唔係好睇到自己由邊度爬上黎。。

之後行的路都冇呢段咁陡峭,由於經歷完呢段咁險要的山路,我就好輕快咁跑左上山,見到吊手岩的石頭標記,終於都完成左呢段路,以往成日都覺得吊手岩唔係一條比行山人士行既路,亦都睇過好多意外新聞,加上個名都幾恐怖,以為吊首,上去會身首異處。今次行完覺得其實都可以應付,但真係要非常非常小心,我唔知下次去會唔會跌鬼左落去,有手套就可能比較就手。


行上吊手岩令我明白到,原來我係一個好怕死的人,成日話自己咩都唔怕,但係當處於生死一線之間,平日你好在意好在乎的事都忽然之間都變得不太重要了,點解自己會為咁多無謂野而困擾呢?要珍惜生命!睇返新聞,2020年4月一名67歲男子與朋友在馬鞍山行山期間,在牛押山近吊手岩附近失足,由6米高位置墮下,跌落大石上,背部受傷。今個月一名行山人士行到近馬鞍山吊手岩附近時突感到不適,陷入半昏迷狀態。消防總隊目邱少明在馬鞍山吊手岩拯救一名休班機場特警與其女友時,失足墮崖殉職。睇完呢d新聞,實在要量力而為。

上到589米的吊手岩之後,我地冇停就繼續落少少山谷再上埋677米的牛押山,距離都好近,基本上牛押山難度不大,一口氣上去就可以。上到牛押山就可以遠望到702米的馬鞍山山頂了。


但係由牛押山行去馬鞍山山頂要經過一條好窄的山脊,左面會見到十四鄉的所有村落,我地行緊過程中都聽到新地十四鄉地盤的打椿聲音,相比起大刀屻,我覺得過馬鞍山山頂呢條山脊其實仲危險,因為好多碎石,好易滑倒,所以我都慢慢行,馬鞍山風景好正,冇諗原來個景大部份竟然係望十四鄉,以為望返沙田方向,原來馬鞍山市區係比幾座山擋住睇唔到。




到達馬鞍山山頂,係一個270的海景山景,遠望赤門海峽及一眾十四鄉樓房,坐左一陣之後就日落了,我望完日落,趕快落山,途中見到飛行服務隊救左一個人走,然後我落到麥理浩徑之後已經入黑,所以冇上大金鐘,而係繞過大金鐘去昂坪睇下露營客之後就往西貢北港方向行落山,結束今日的旅程。





總結,呢段路係幾有意思,最難的地方是吊手岩,可惜冇上到大金鐘,唔知我可唔可以忍受到大金鐘的高度呢,記得以前好害怕大金鐘,覺得極斜,所以至今都未曾登頂,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圓夢。呢次路程行左8.42公里,行左4小時左右,由下午3點半行到7點半落山。